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

新加坡>新山>沙巴


由於今天沒有行程,所以今天我們很晚才起床,
很晚才去吃早餐。所以吃早餐時,已經避開了那群大陸遊客。
吃飽後,我又一個人回房間再次休息。
由於Hitomi愛上了玩水,所以Kelly 帶著她再次到泳池玩水。

 

$day6_photo1
Kelly愛吃的水果
$day6_photo2
早上又再次游泳~

到了接近12時,我們才離開酒店,到昨晚吃飯的美食廣場再次吃相同的東西。
我在新加坡吃了3次肉骨茶,我覺得這間的味道最濃最好。

我的午餐
Kelly的午餐

 

飯後,我們就坐地鐵東西線,在 City Hall (政府大廈) 站轉南北線往兀蘭(Woodlands)。
途中,地鐵由地底轉到架空。我們可以看到新加坡北部的景色。
幾乎我們眼見的,全都是一座座緊密的住宅區。看起來像香港的公屋,一直連綿幾公里。

最後我們在兀蘭(Woodlands)站下車。離開車站後,就到了底層的巴士站,上了一部過境950號碼的巴士往馬來西亞。 途中,巴士經過 新柔長堤,最後,我們到了馬來西亞最南端的城市 -- 新山。

 


酒店樓下的美食廣場
950號巴士可直達新山

 

新山(馬來語譯音:柔佛峇魯)(Johor Bahru)
在地理上,新山 和 深圳很相似。連背景也很相似,怪不得 新山和深圳是姊妹城市。

這次我們來新山,只是過境性質。原因是我們要到新山機場坐飛機往沙巴。
過了海關大樓後,我們沿著天橋,來到一個像羅湖商業城的商場。(叫做 新山城中坊)
我們先換點馬來西亞貨幣,因為要點錢去坐的士去機場。
往的士站前,女士們先去一去洗手間。在等候她們的時候,
我先去打探一下往機場要多少錢。

 

 

新柔長堤
巴士上

 

 

快到新山了
這間麥當勞後面剛好有間清真寺

在天橋上,有一位的士司機在拉客。我用英文問他:「到機場要多少錢?」然後他答我:「100 新加坡幣」。我心想:不是吧。100新加坡幣 ,不就是等於 大約 650元港幣?沒可能吧。 然後他說:「可以平一點給你啦~」。我當然沒有再理會他,然後打算去問其他司機。當我正想離開之際,他又再問我:「Where are you from?」我回頭看了他一眼,然後看見他是華人,我心想:若果我回答是華人,應該能再平多一點吧。然後開口就回答:「Chinese﹗」
然後他就好像發了狂一樣,大叫:「NO! Chinese NO! 」然後就用國語說:「不載你們Chinese,最討厭Chinese﹗」這時我就走開,其他司機一聽到是CHINESE,也表明不載。 我很欣賞他們,討厭CHINESE 之餘,而且很有骨氣,表明不接載就不接載﹗﹗

回到商場,女仕們也剛去完洗手間,把剛才的事告訴了她們,卻有一點兒無奈。然後我們去到 的士站。這個的士站和 峇里機場一樣,上車前要預先購買「的士劵」。


原來我們只打算坐一部的士,不過這裡的的士車尾箱很狹窄,根本放不下三個大行李箱加一部嬰兒車。最後我們買了兩張的士劵,即是我們坐兩部的士前往機場。內子的兩位朋友 就坐前方的的士,我們一家三口就坐後方的的士。
我們坐的的士,司機大約是60歲的伯伯。他幫我們放好行李後,我坐在司機旁的座位,內子和女兒就坐在後排。
一路上,我就和司機談天。 司機用華語問:「你們是從那裡來玩呀?」 我也用華語答:「香港,你去過沒有?」 司機:「我也去過呀,甚麼迪士尼樂園呀,海洋公園呀......」 我:「對對對....」 起初是談天氣,後來就談起剛才我遇到其他司機的事。 他說:「對,我們很討厭大陸人。他們以為你是大陸人才這樣說。」 我:「是因為文化差異太大了嗎?」 他說:「我們不討厭香港人、臺灣人、新加坡人。可是大陸人就.....哎呀,總之就是討厭了﹗」

他:「不過很多臺灣人呀,大陸人呀,也很羨慕我們馬來西亞華人。」 我:「羨慕甚麼呀?」 他:「因為我們懂得多語言呀。比如說我本身是 潮州人,所以懂潮州話,然後在學校學華語跟 馬來語 ,還有英語。我們住的地方,有很多人都說廣東話,所以我們一般都懂得幾種語言。」 我:「真的耶…」

然後,我們就轉到其他的話題了。 他說:「對不起呀,我的車尾裡有榴槤呀…」 我:「我知道呀。」 他:「哎喲,你也知道呀?」 我:「對呀,剛才你打開車尾箱放行李時,我就嗅到了。因為我也喜歡吃...」 他說:「是嗎?我沒有想過 香港人會喜歡吃榴槤。」 我:「會呀,在香港也有很多人吃榴槤呀。不過,喜歡的人十分喜歡,不喜歡的人就十分不喜歡。我太太就是十分不喜歡的人呀﹗」 他說:「你知道嗎?吃了榴槤以後,會這樣子啊……」然後,他沒有說話,把手臂放在肚前,扮作舉起…我當然明白他的意思,只是他不好意思的說出來。 我偷笑的回答他:「真的嗎??我不知道耶。不過,你的意思是,吃了以後,會變得很久,還是變得很利害呀?」

他說:「吃了以後,消化了以後,會有反應起來。我以前都沒留意的,可是最近吃了以後都是這樣子,後來我跟我的朋友說,他們都說:哎呀,你現在才知道?我們一早就知道了﹗」 我繼續偷笑。

他繼續說:「可能你還年青,血氣方剛,不吃這個也常常有反應。」 我:「對啊,所以我一直沒有留意有這種效果。」 他:「可是,對於我們這種年紀來說,一吃下去就有反應了。」 我:「對了,東馬 那邊有沒有榴槤?我今天晚上想試一試是不是真的。(笑)」 他:「應該也有啊…」

果然,男性之間談這種話題是很快變得熟絡起來。談起榴槤,也說過前兩天我們在新加坡吃貓山王的事……
不知不覺,很快就到了新山機場。我和他也談得不想離開。

下車時,更以 師傅和徒弟 相稱,可想而知,我們變得有多熟絡。只是短短40分鐘的車程,最後大家竟然有點依依不捨的感覺。

曾經有一位知心的朋友告訴我。說我平日很喜歡和陌生人談話。
而且很快就能和對方建立起很好的友誼。
她說我就像電台DJ一樣,說話技巧很好。
起初我沒有留意我有這種「能力」,但慢慢的,我也開始認同,原來我很容易和別人混熟。

到了新山機場。這個機場給我的感覺是…………
還記得幾年前我到過的 位於 北極圈的 羅凡尼米( Rovaniemi )機場。
還幾得當年我一個人回羅凡尼米機場還車,但整個機場客運大樓一個人也沒有。
今天到新山機場,給我也有這種差不多的感覺。我還以為自己到了南極圈。
機場外的馬路,除了我們幾個外,一架來往的車,一個旅客也沒有﹗﹗


新山機場
很辣的炒飯

海南雞飯
好像掃完貨的收據--登機證


人流不多的客運大樓
快要登機了

 

 

大約晚上九時,我們就到達 位置 婆羅乃 的 沙巴了。
我小時候看那些舊電影時,曾經聽過以前的人說 被人賣豬仔去婆羅乃、山打根的地方。
那時候,「婆羅乃」這個名字就已經深入我心。
小時候也喜歡到圖書館看圖書,最愛看的都是千奇百怪的百科全書。
我還記得書中寫道:「婆羅乃」的深山,除了很多奇形怪花之外,還有食人族……
總之,我就覺得婆羅乃是很原始,很神秘,而且有食人族的地方。
就是說,我現在踏足的,就是小時候一直覺得很原始,很神秘........可能還有食人族的地方。

 

 

已經是第八次坐飛機了
樣子.......很嚇人

我們下機的這個城市名字也有三個叫法。
名稱一:亞庇(Api)
名稱二:Jesselton(傑西頓)
名稱三:哥打京那峇魯(Kota Kinabalu)

第一個叫亞庇。「亞庇」是個用了百餘年的古名,1877年,歐洲人向汶萊租借婆羅洲北部,定名北婆羅洲,1882年建立「英屬北婆羅洲渣打公司」(British North Borneo Chartered Company)。當時的亞庇只是個無名小漁村,沿海背山的狹窄平原,所以北婆公司將管理處設在對面的大島加雅島(Pulau Gaya)。

某日,一場沖天大火燒燬公司,漁村居代目擊大火,紛紛流傳「Api!Api!」(馬來文「火」),所以當外地人提到這個大火之地,就稱為「阿陛」,隨後來開墾的客家人,就依客音寫成「亞庇」了。

名稱二:Jesselton(傑西頓)

當年大火後,英屬北婆羅洲渣打公司搬來漁村附近重建,依當時總裁Charles Jessel爵士之名,將亞庇定名Jesselton。

大戰時,北婆羅洲因被日軍佔領,受聯軍轟炸重創,英屬北婆羅洲渣打公司無力重建,於1945年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(Crown Colony)。

至今某些老亞庇人依然懷念舊名傑西歐頓,正因為它代表了英國殖民的安樂時光,但時代之風不可逆,東南亞各國紛紛獨立,北婆羅洲加入馬來西亞後,易名「沙巴」(Sabah),成為馬來西亞聯邦的其中一州。

而正式名稱:哥打京那峇魯,則是來自馬來語:Kota Kinabalu的音譯。
Kota 是馬來語 都市 的意思,Kinabalu 則是神山。又可以譯作神山市。
不過本地華人一般都叫這個地方做亞庇。人口約 53萬。

下了機,過了海關,我們就坐的士往酒店。這次只坐一架,行李也剛剛好能放下。
我們入住的酒店,正正位於市中心的 帝國科技酒店(Imperial Boutec Hotel)
房間一晚只是 145MYR ,大約是港幣 362元。算是很便宜。
酒店位於 華麗山廣場(Warisan Square) 的七樓。
其實這個商場給人的感覺很舊、低下檔的感覺。
裡面的商店不是大型連鎖店,有點像羅湖商業城 或 葵涌廣場 的感覺。
我們入住的酒店,需要在商場內的電梯才能進入。
酒店位於七樓,酒店大堂、房間同樣也是七樓。
辦好手續後,就拿好房咭,就進入房間了。
要是說這間是酒店,不如說他的格局是 KARAOKE房。
房間不算狹窄,而且有點科幻感覺,但床舖卻比較細小。


房間也不錯吧
這個他媽的馬桶....

因為是在商場中改建,不是每一個房間也能看見街景。
看不見街景這一點還好,更差的還在後頭。

我們放下行李後,就到附近的大牌檔吃宵夜。
因為這裡靠海,所以海鮮很豐富。
可是內子和Hitomi因為海鮮敏感,所以我們沒有點海鮮。
最後我們點了燒雞翼 和 炒麵。
然後就回到酒店休息了。


有點科幻的色彩
燒魚


燒海鮮啦
燒雞翼,我地個個自細鐘意食


 


老闆 ,每人一串
信奉伊斯蘭教的馬來族


炒麵